合规解读 |
不同类别危险货物火灾扑救指南(下)
来源:合规化学网 点击数:7920
在上期合规解读中,我们为大家详细讲解了爆炸品、气体以及易燃液体的火灾危害特性以及对应的火灾扑救对策(点击查看)。在本期解读中将就这一话题接着为大家讲述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物质、遇水反应物质、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这5类危险货物的火灾扑救指南。
一、 易燃固体和易于自燃物质
1) 定义
易燃固体是指易于燃烧或通过摩擦可能引起燃烧或助燃的固体。常见的易燃固体包括粉末状、颗粒状、糊状物质或混合物(包括金属或金属合金),如铝粉、赛璐珞、萘、非晶形硅粉、硫磺等。
易于自燃物质是指在无外界火源存在时,由于氧化、分解或聚合等原因,可在常温下自行产生热量,并使逐渐积累,从而达到燃点引起自燃的物质。常见的自燃物质包括二乙基锌、戊硼烷、黄磷、金属催化剂等。
2) 火灾的危险特性
易燃固体的着火点比较低,一般在300℃以下。有些易燃性较高的固体受到摩擦、撞击等外力作用时即可引发燃烧。除了易燃性外,易燃固体还具有以下几种火灾危险特性,如图1所示。
图1 易燃固体火灾的危险特性
而自燃物质相较于易燃固体则更加活泼,尤其是接触氧化剂和其他氧化性物质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爆炸。以黄磷为例,直接接触空气即自燃起火并生成有毒的五氧化二磷,因此黄磷需在水中存放。自燃物质的火灾危险特性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如图2所示。
图2 自燃物质火灾的危险特性
3) 火灾的扑救对策
对于大部分的易燃固体以及易于自燃物质,一般都可以用水和泡沫灭火,相较于爆炸品、易燃液体等其它类别危险货物而言,灭火难度要小一些,只要控制住燃烧范围,逐步扑灭即可。但是也有少数易燃固体、自燃物质的性质比较特殊,如二硝基萘、黄磷、活泼金属等。针对相对比较特殊的易燃固体及自燃物品,一般应采取以下基本对策,如表1所示。
表1 易燃固体和易于自燃物质火灾扑救对策
Ø 对于部分易发生升华的易燃固体(如2,4-二硝基苯甲醚、二硝基萘、萘等),受热会放出易燃蒸气。火灾时可用雾状水、泡沫扑救并切断火势蔓延途径。但应注意,不能以为明火焰扑灭即已完成灭火工作。因为受热后升华的蒸气在上层会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易发生爆炸。因此,针对此类物质火灾时应不时向燃烧区域上空及周围喷射雾状水,并浇灭一切火源。 Ø 对于燃点很低的自燃物品(如黄磷),首先应切断火势蔓延途径,控制燃烧范围。以黄磷为例,应用低压水或雾状水扑救,高压直流水冲击能引起黄磷飞溅,导致灾害扩大。黄磷熔融液体流淌时应用泥土、砂袋等筑堤拦截并用雾状水冷却,对磷块和冷却后已固化的黄磷,应用钳子钳入贮水容器中。 Ø 对于金属火灾,与水接触会发生剧烈或爆炸性的反应,且火势被扑灭后有再次被点燃的风险。不要使用水、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而应该用干砂、石墨粉、干燥的氯化钠或专用干粉灭火器。对于此类火灾,窒息法优于洒水法,如果无法扑灭,保护周围环境,让其自行燃尽。 Ø 对于需要控制温度的自反应物质,其温度必须始终保持在控制温度以下。不要让该物质温度上升,一般用液氮、干冰或冰块来冷却。一旦罐柜的通风安全阀发出危险的声音或罐柜变色,应迅速撤离。且除非有专家指导,否则不允许清理或处理此类泄漏物。 |
二、 遇水反应物质
1) 定义
遇水反应物质是指和水相互作用后可能自燃或释放易燃性或腐蚀性等有害气体的固态或液态物质。常见的这类物质有三氯硅烷、五氧化二磷、磷化钙、氨基碱金属、碳化铝等。
2) 火灾的危险特性
此类物质在与水接触情况下,会与水相互反应而造成危险,其危险性主要源于反应过程(比如放热)以及反应产物(生成具有腐蚀性或毒性或易燃性等危害的产物)。
3) 火灾的扑救对策
由于遇水反应物质特殊的化学性质,导致此类货物在发生火灾时,也需特殊对待。针对此类物质火灾,一般应采取以下基本对策,如表2所示。
表2 遇水反应物质火灾扑救对策
Ø 对于碱金属(锂、钠、钾等),遇水会发生剧烈放热反应并放出氢气,同时此类物质与二氧化碳、卤代烃甚至干砂都会发生反应,针对此类火灾一般需要专用干粉进行灭火,如苏打灰、氯化钠、石墨等。 Ø 对于金属有机化合物,如硼、锌、锑的烷基化合物类、烷基铝氢化合物类、烷基铝卤化合物类等,具有极强还原性,遇水或受潮会分解自燃和爆炸,针对这些类型物质的火灾,应该用干砂、石墨、石灰、硅藻土和其他吸收剂(专用干粉)来扑灭。 Ø 对于氢化物(分子型氢化物或盐型氢化物),二氧化碳以及氮可以对此类火灾暂时有效,然而想要扑灭火焰,须中止其流动,并在流动停止后,最好让余火燃尽,也可用干砂、石棉布等扑救。 Ø 在处置过程中经常会产生有毒或腐蚀性气体或蒸气,应使用隔绝式呼吸器。除非明确其没有产生有害气体或蒸气,否则不应只配用过滤式防护器具。 Ø 在灭火过程中,由于此类物质的特殊危害性,还需要对五官及全身进行气密性保护,必要时需做防冻保护、防腐蚀保护等。 |
三、 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1) 定义
氧化性物质是指本身未必燃烧,但是通过放出氧可能引起或促使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常见的这类物质包括氧气、硝酸钡、高氯酸钙、高锰酸钾等。
有机过氧化物是指含有两价的-O-O-结构的有机物质,可看作是过氧化氢的衍生物,即其中一个或两个氢原子被有机原子团取代。常见的这类物质包括过乙酸、过氧化环己酮、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月桂酸等。
2) 火灾的危险特性
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都属于活性很强的危害性物质,它们的火灾危险特性主要包含以下几点,如图3所示。
图3 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火灾的危险特性
3) 火灾的扑救对策
发生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火灾时,一般应采取以下基本对策,如表3所示。
表3 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火灾扑救对策
Ø 迅速查明着火或反应的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性物质以及其它燃烧物的品名、数量、主要危险性、燃烧范围、火势蔓延途径、以便采取相应的灭火和防护措施。 Ø 能用水或泡沫扑救时,应尽一切可能切断火势蔓延途径,使着火区域孤立,限制燃烧范围,同时应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 Ø 不能用水、泡沫、二氧化碳扑救时,应用干粉或用水泥、干砂等覆盖。用水泥、干砂覆盖应先从着火区域四周尤其是下风等火势主要蔓延方向开始,形成孤立火势的隔离带,然后逐步向着火点进逼。 Ø 对于此类物质(不与水反应)的小火火灾时,优先考虑用水或水雾喷洒。如果没有水,使用干式化学灭火剂、二氧化碳或普通泡沫灭火剂。 Ø 对于此类物质的大火火灾时,应在一定距离用水喷火灾区,不要使用直流水。 Ø 在此类物质发生泄露或溢漏时,用干净的防爆工具将惰性的、潮湿的、非易燃的物质覆盖其上,并将其放入未密封的塑料容器中以供后期处理(小泄露);除非在专家指导下,否则不允许清理或处理泄漏物(大泄露)。 |
四、 小结
在近两期合规解读中,我们为大家详细讲解了爆炸物、易燃液体、氧化性物质等不同类别危险货物的火灾危害特性以及对应的火灾扑救对策。结合之前的解读(火灾的分类以及灭火器的分类及选择),从而使大家对化学品火灾的扑救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
如您有相关咨询需求,欢迎联系合规化学网。
本网站维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站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合规思远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合规化学网”。违反上述规定者,本网站将保留追究其侵权责任的权利。
凡本网站注明“信息来源:XXX(非合规化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危险货物的储存有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