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解读 |
“N-羟甲基丙烯酰胺”有聚合危险吗?
来源:合规化学 点击数:114
解读概要
本文围绕 “N - 羟甲基丙烯酰胺” 的运输危险性分类和聚合特性展开。N-羟甲基丙烯酰胺化学性质活泼,常用于制备高分子材料等。在运输环节,其纯品和水溶液的 GHS 分类显示行业主要关注经口毒性危险,但市售 48% 水溶液通常无法划入第 6.1 项毒性分类。同时,该物质含有活泼基团,能与多种单体聚合,且聚合物可自交联。多个官方数
据库表明其对光、热、酸敏感,易发生聚合反应,如 ECHA 注册物质数据库显示 50℃时会剧烈聚合。因此,其分类需考虑第 4.1 项聚合危险性,纯品建议划入 UN3531,水溶液产品划入 UN3532,通常需添加阻聚剂 MEHQ。运输和储存时要采取相应安全措施,如避免光照、远离热源和酸等 。
近期,小编遇到某企业咨询“N-羟甲基丙烯酰胺”的分类问题。该企业咨询多家机构,对于此物质是划入危货还是普货没有确定的答案,因此陷入了困惑。
图1 N-羟甲基丙烯酰胺结构式
如图1所示,N-羟甲基丙烯酰胺分子结构中具有与羟基共轭的双键和活性很强的羟甲基,可参与共聚或交联反应,常用于制备高分子材料如水凝胶和柔软材料;也用作化学交联剂,固化或改善聚合物性能;还具有光敏反应性,在光照条件下进行交联或聚合反应,可用于光敏胶体和光刻加工。由此可见该物质化学性质活泼,对光、热敏感,易于聚合。
本期合规解读,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下该物质的运输危险性分类和聚合特性。
一、危险性分类
纯品N-羟甲基丙烯酰胺在各个国家官方数据库和主流商业平台中的GHS分类见表1,其水溶液的运输分类见表2。表1中标红的H代码为运输危货分类时需要考虑的危害。
表1 N-羟甲基丙烯酰胺GHS分类
表2 N-羟甲基丙烯酰胺液体运输分类
结合表1和表2,该物质目前在运输环节,行业主要关注的是其经口毒性危险:H301(急性毒性-经口,类别3),对应运输分类是第6.1项毒性危险。
经检索,该物质对于大鼠的LD50(经口)数值为200~400mg/Kg,应该说可以划入第6.1项毒性分类标准。而,N-羟甲基丙烯酰胺的市售产品通常以48%的水溶液形式出现,即使LD50为200mg/Kg,换算后也无法划入第6.1类,除非有相关人类经验证据。
因此,如果排除毒性,该物质及其水溶液的运输危险性如果不划入第6.1项,是否意味着该产品可以出普货呢?答案是不可以,因为在运输环节,仍需考虑其聚合危险性。
二、聚合危险性
如前所述,N-羟甲基丙烯酰胺含有活泼基团,能与多种单体进行聚合,例如苯乙烯、丙烯酸等;并且聚合物的大分子链上的羟甲基侧基可以发生自交联,再继续得到交联结构的聚合物。
此外,官方数据库对该物质的热稳定性也有如下表述:
(1)ECHA注册物质数据库:该物质在50℃时会发生剧烈聚合 :
图2 ECHA注册数据库资料
● ICSC数据库:该物质对于酸和光照敏感,会发生聚合:
图3 ICSC数据库资料
● 德国有害物质数据库:明确强调该物质具有危险聚合反应的可能。
图4 德国有害物质数据库资料
由以上数据库资料可见,N-羟甲基丙烯酰胺的分类需要考虑第4.1项聚合危险性。而此项危险是大多行业相关人员容易忽略的点。
合规化学往期解读对于聚合物质的分类方法进行了介绍。聚合物质的分类逻辑是当货物确定没有第1~8类危险时,如具有聚合危害才需划入第4.1项聚合危险,运输时需要采取添加稳定剂、控温的方法以确保运输安全。
因此,N-羟甲基丙烯酰胺纯品建议划入UN3531,固体聚合物质,稳定的,未另作规定的条目,水溶液产品则应考虑划入UN3532,液体聚合物质,稳定的,未另作规定的条目。为防止发生危险的聚合反应,N-羟甲基丙烯酰胺通常需要添加阻聚剂MEHQ(化学名:2-甲基-1,4-苯醌)。
三、小结
本期合规解读,小编带大家探讨了N-羟甲基丙烯酰胺的危险性。从资料检索可以看出,该物质在一定温度或者与酸接触时可能会发生聚合反应,进而引发事故,因而在运输环节需要考虑聚合危险性。同时储存方面要置于暗处,避免光照和远离热源,与酸分开存放。
上一篇:锂电池生产企业有新的安全规范啦!
下一篇:化学品通关违规案例分享 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