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解读 |
丙烯酸羟丙酯是否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
来源:合规化学 点击数:604
近期,有客户咨询丙烯酸羟丙酯(CAS号25584-83-2)是否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以下简称《目录》)?是否属于危险化学品?针对这个问题,本期解读小编为大家深入介绍一下这个产品不同异构体的分类情况。
一、丙烯酸羟丙酯简介
丙烯酸羟丙酯(Hydroxypropyl Acrylate, 简称HPA),化学式为C6H10O3,是一种无色或淡黄色的液体,具有较低的挥发性和一定的水溶性。
丙烯酸羟丙酯由丙烯酸基团与羟丙基通过酯键相连而成,在不同反应条件下,会产生两种同分异构体,而且大部分情况下是两者同分体构体的混合物。
图1 丙烯酸羟丙酯混合物结构式
由图1可得,丙烯酸羟丙酯在合成时,起始反应物丙二醇会存在1,2-丙二醇两个不同的羟基进行酯化反应,从而生成两种不同的同分异构体,其CAS号分别是:999-61-1和2918-23-2。
而丙烯酸羟丙酯(CAS:25584-83-2)是上述两种异构体的混合物,也是工业生产和应用中常见的HPA。典型的商业HPA通常含有约75%~80%的丙烯酸(-2-羟丙基)酯(2-hydroxypropyl acrylate,CAS:999-61-1)和20%~25%的1-甲基丙烯酸(-2-羟丙基)酯(1-methyl-2- hydroxyethyl acrylate,CAS:2918-23-2)。
二、丙烯酸羟丙酯的GHS分类
下图列出了丙烯酸羟丙酯不同异构体在不同国家/地区的官方GHS危害分类。
图2 丙烯酸羟丙酯异构体GHS分类
如图2所示,其中标红的H代码为运输危货分类时需要考虑的危害。根据不同国家的GHS分类,丙烯酸羟丙酯不同异构体以及其混合物的危害基本相同,各大官方数据库大多数分类显示丙烯酸羟丙酯涉及健康危害分类,其中影响运输危险性主要是毒性危害(第6.1项)和腐蚀性(第8类)危害。
此外,可以看到丙烯酸羟丙酯异构体(CAS:2918-23-2)在中国《危险化学品目录分类信息表》中的分类为:H301|H311|H314B|H317|H318|H331,说明丙烯酸羟丙酯(CAS:2918-23-2)是列入《目录》。
那么其另一种同分异构体以及同分异构体混合的丙烯酸羟丙酯是否列入《目录》呢?
三、《目录》列入的探讨
如上所示,查询《目录》,只有CAS:2918-23-2的丙烯酸羟丙酯(序号148,见图3)。
图3 丙烯酸羟丙酯混合物
通过上文介绍,市售丙烯酸羟丙酯通常为两种同分异构体混合物(CAS:25584-83-2),其中列入《目录》的丙烯酸羟丙酯(CAS:2918-23-2)仅占大约20%~25%。
依据《目录》实施指南的70%原则,列入《目录》的成分仅为20%~25%,则产品整体无须列入《目录》。
图4 《目录》实施指南70%原则
因此,小编建议企业在进出口申报或委托第三方做相关鉴定时,明确产品是否为单一的异构体,还是异构体混合物。如果是异构体混合物,则需要详细列出两种异构体的具体含量。
如果只是简单的写成分是丙烯酸羟丙酯纯品,不告知CAS号,按照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对于是否列入《目录》给出的建议,如果产品中文名称在《目录》里能检索到,则产品就需要列入《目录》。
四、总结
本期合规解读,小编带大家探讨了丙烯酸羟丙酯的异构体形式和GHS分类。通过解读,小编建议企业在委托鉴定或进出口申报时,要对产品的成分有一个准确了解,明确具体CAS号,以避免申报错误,导致列入《目录》判断有误。
另外,丙烯酸羟丙酯在光照和过氧化物的作用下,加热,该物质可能发生聚合,有着火的危险,通常我们需要对产品进行控温或者添加稳定剂,方能合规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