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解读 |
这些毒理学指标如何区分?(1)
来源:合规化学 点击数:1218
在依据联合国TDG法规或GHS制度,对化学品进行健康或环境毒性分类时,我们通常会优先利用各类已有的文献资料、研究报告或试验数据。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避免重复的动物试验,保护动物福利,另一方面也可节约企业在产品合规方面的支出。
从本期合规解读开始,小编就陆续为大家简单常见的几个毒理学指标(具体包括:LD50,LC50,EC50,NOAEL和LOAEL)的含义,以方便大家更好、更准确的使用这些数据资料。
图1 五种剂量-反应关系表征指标
图1所示的5种毒理学指标是表征一种化学品引起动物产生某一特定毒效应(例如,死亡)的剂量水平,是对化学品急慢性健康毒性和急性水生毒性进行危害评估的重要参考依据。
本期合规解读,就先和大家聊聊LD50这个毒理学指标。
LD50(median lethal dose)全称:半数致死剂量。它表示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指定感染途径,使一定体重或年龄的某种动物半数死亡所需最小剂量。
按照医学主题词表(MeSH)的定义,LD50是指“能杀死一半试验动物的有害物质、有毒物质或游离辐射的剂量”。
图2 LD50的剂量-反应关系图
如图2所示,LD50数值越小表示外源化学物的毒性越强;反之LD50数值越大,则毒性越低。
友情提醒:除了最常见的LD50外,从图2所示的关系图中,也可以查到化学品的LD10,LD90等剂量-反应关系的数值。
在查阅资料,使用化学品的LD50用于危害分类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试验物种
如图3所示,同一种化学物质针对不同试验动物的同一暴露途径LD50是会有所不同的。
图3 二噁英不同动物的经口LD50
友情提醒:在危险货物法规(包括TDG法规、IMDG code等)和GHS制度中,对于化学品的急性经口毒性评估时,通常首选大鼠(rat),其次可以考虑小鼠(mouse)、豚鼠(guinea pig)和兔子(rabbit);而对于化学品急性经皮毒性评估时,通常首选兔子(rabbit)和大鼠(rat),其次可以考虑小鼠(mouse)、豚鼠(guinea pig)等。
2,暴露途径
LD50通常用于表针化学品经口和经皮暴露于动物时急性毒性,而对于吸入毒性是以LC50表示。
除了经皮和经口,如图4所示,在文献资料中,还可以看到化学品通过皮下(subcutaneous)、静脉注射(intravenous)、腹腔注射(intraperitoneal)。
图4 小鼠24h暴露于眼镜蛇毒的LD50数值
友情提醒:在危险货物法规(包括TDG法规、IMDG code等)和GHS制度中,在对化学品进行急性毒性分类时,只考虑化学品的经口、经皮和吸入三种暴露方式,因此在查阅文献资料时,尽可能获得化学品的急性经口和经皮LD50数值。
3,测试标准
目前,急性经口和经皮毒性试验的国家标准大部分都是转化OECD的测试指南,根据不同的染毒方式和暴露途径,做了细分,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急性毒性试验方法
如表1所示,除了OECD的测试方法外,国内农药登记也有专门的测试方法,主要适用于农药的产品登记。鸟类、蜜蜂和大黄蜂的经口毒性也有专门的测试方法。
4,实验室资质
对于急性经口和经皮LD50数值,当有不同来源的数据相互不一致时,建议优先选择来自GLP(优良实验室规范)实验室的测试数据,或者Klimisch评分为1或2的数据。
友情提醒:ECHA的注册物质卷宗中,部分毒理学数据会展示其Klimisch评分结果,可以作为选择的重要依据。
图5 甲醇的ECHA注册卷宗中关于经口LD50的数据评分
5,小结
本期合规解读,小编简单介绍了评价化学品急性健康毒性的重要指标之一:LD50,给出了在选择不同数据来源时,需要关注的几个重要方面,包括暴露途径,测试方法,实验室资质等。
上一篇:这些毒理学指标如何区分?(2)
下一篇:化学品急毒性分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