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解读 |
联合国GHS制度第10修订版主要修订解读
来源:合规化学 点击数:3356
2023年7月27日,随着联合国TDG和GHS专家委员会会议的结束,联合国GHS制度第10修订版正式对外发布。
图1. 联合国GHS第10修订版发布界面
目前,GHS制度第10修订版只有英文和法文版,预计中文版需要等到2024年上半年。
英文版下载链接如下:
https://unece.org/sites/default/files/2023-07/GHS%20Rev10e.pdf
本期合规解读,小编就为大家简单梳理一下联合国GHS第10修订版的主要技术方向,方便大家准确理解,做好新版法规的合规工作。
01
退敏爆炸品分类有更新
退敏爆炸物是GHS制度第6修订版新引进的物理危害分类,本次变更进一步明确了退敏爆炸物的定义及分类标准:
(一)明确放热分解能≥300 J/g的产品需要考虑退敏爆炸物的分类;不满足这一条件的应考虑划入其他物理危险种类(例如易燃液体或易燃固体)。
(二)增加了分类过程中对产品稳定性(敏感性)的判断(试验系列2、试验系列3),如果产品是不稳定的,仍需考虑划入爆炸物分类。
(三)硝化纤维素应依据《试验和标准手册》附录10确定其稳定性(敏感性)。
结合上述更新情况,退敏爆炸物的判定逻辑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见图2)
图2. 退敏爆炸物判定逻辑变更
02
急毒性数值新增转换公式
在之前的合规解读《联合国GHS第9修订版即将迎来哪些技术更新?》中,小编已经提到了本次更新会在急毒性章节新增一个3.1.5.3关于不同暴露时间毒性转化的指南,在此就不再赘述。
03
皮肤腐蚀/刺激、严重眼损伤/眼刺激和皮肤致敏有更新
皮肤腐蚀/刺激、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皮肤致敏相关章节都增加了分层法的相关内容,并且纳入了非动物实验方法(预测定性结构-活性关系SAR、定量结构-活性相关性QSAR以及使用类似物和类别方法进行的交叉比对):
(一) 皮肤腐蚀/刺激
本次修订在皮肤腐蚀/刺激章节做了大量的调整,使得原有的表述更明确详尽;其中在第3.2.3节新增加混合物分类的分层法示意图,同时在最终的判定逻辑3.2.2中也加入了极端pH值(pH值≤2或pH值≥11.5)的判定逻辑。
(二) 严重眼损伤/眼刺激
本次更新引入了限定法(defined approach)、体外\离体数据等分类策略;同时将原有的分层评估示意图进行了优化(见图3 ),并引入混合物的分层法示意图,使流程更清晰明确。基于以上的更新,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的分类逻辑图也进行了相关更新,并且明确了皮肤腐蚀的结论性非试验数据可用于对眼睛影响的分类。
图3. 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的分层评估
(三) 皮肤致敏
在原有1A、1B子类别的动物实验结果基础上增加了类别1的动物实验结果(见表1.)。同时增加了分层法在皮肤致敏方面的应用(见图4)。
表1. 类别1的动物实验结果
图4 分层法在皮肤致敏方面的应用
在此基础上,针对严重眼损伤/眼刺激,法规同时引入了新的OECD试验方法;呼吸或皮肤致敏中纳入了依据OECD TG 429放射性同位素 (RI) 局部淋巴结试验(LLNA)的三种非放射性同位素替代方法,每个试验在分类时的适用范围见表2和表3。
表2. 严重眼损伤眼刺激体外/离体试验适用范围
表3. 皮肤致敏限定法和各化学/体外方法的标准
在利用上述每一类试验数据推导皮严重眼损伤/眼刺激或者皮肤致敏时,一方面需要注意每一类试验结果有其自身的缺陷或不完整性,在结果彼此不一致的情况下,有必要进行证据权重评估。
04
小结
除了上述总结的本次更新的几点内容外,还修订了部分内容细节,在此小编不再多述,举例如下:
(一) 调整了爆炸物定义;
(二) 引进开杯闪点判定分类:针对因自身黏度而无法使用闭杯试验方法的液体,或者在已有开杯试验数据的情况下,可以接受开杯试验,可以从测量的开杯闪点减去5.6℃;
(三) 对于环境危害分类指导进行调整:修订附件9,有机金属化合物和有机金属盐按一般指导或附件9进行分类,设置金属和无机金属化合物的M因子、附件10明确规定该附件不适用有机金属化合物;
(四) 针对部分危险性说明和防范说明进行调整,例如:新增H315+H319、修改H315+H320危险类别、H334修订删去P261短语,新增P233、P260、P271和P280等。
本期合规解读,小编带大家重点解读了GHS制度第10修订版的核心修订内容。涉及本次更新相关内容的企业需要及时关注,并对企业现有一书一签等内容进行更新,以免对企业正常贸易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