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解读 |
危险货物合规要求系列解读(2)
来源:合规化学 点击数:2380
上期解读,小编和大家一起探讨了影响货物危险性识别的3个重要因素,包括货物的物理特性、运输状态和实际用途。虽然这3个因素不会影响所有货物的危险性分类,但对于部分特殊样品的分类,托运人需要格外注意。
图1 影响货性分类的6个因素
本期解读,小编接着分享影响货物分类的剩余3个要素。
一、组分含量
这个因素其实很容易理解,同一个货物如果其危险性组分的含量发生改变,会导致其整体危险性分类结果不同。
举例:乙酸溶液
乙酸溶液是联合国TDG法规中列明的危险货物,但是其危险性种类和包装类别会因为乙酸含量的变化而不同。
图2 不同乙酸含量的危险性分类结果
类似的物质,还有苯酐、四氢化苯酐以及磷酸三甲苯酯,这3种危险货物的危险性会因为其产品中某一种杂质或活性组分的含量不同,而发生变化。
表1 苯酐等3种危险货物在TDG法规中的收录情况
UN编号 |
正确运输名称 |
危险类别 |
特殊规定 |
2574 |
磷酸三甲苯酯,含邻位异构体大于3% |
6.1 |
- |
2214 |
邻苯二甲酸酐,含马来酸酐大于0.05% |
8 |
169 |
2698 |
四氢化邻苯二甲酸酐,含马来酸酐大于0.05% |
8 |
169 |
如表1所示,根据特殊规定169,对于固体邻苯二甲酸酐和四氢化邻苯二甲酸酐而言,如果其产品中杂质马来酸酐的含量≤0.05%,则可以被豁免为非限制性货物,反之需要按照第8类腐蚀品进行运输;磷酸三甲苯酯也存在类似问题,邻位异构体的含量不同,危险性分类结果可以划入UN2574 或者UN3077。
二、运输方式
小编这边分析的运输方式是指货物在实际运输时,所采用的是海运、空运、铁路还是公路运输。对于部分危险货物,运输方式的切换,也会导致危险性分类结果不同。
举例:表2所示的3种动物或植物纤维,根据特殊规定123的规定,只有在海运或空运时属于第4.2项危险货物。因此,此类货物如果以公路运输时,即可划入非限制货物。
表2 废羊毛等3种危险货物在TDG法规中的收录情况
UN编号 |
正确运输名称 |
危险类别 |
特殊说明 |
1387 |
废羊毛,湿的 |
4.2 |
123 |
1372 |
动物纤维或植物纤维,焦的、湿的或潮的 |
||
1857 |
废纺织品,湿的 |
三、包装方式
包装方式是指货物在提交运输时,所采取的包装形式,包括包装的尺寸大小,货物和其它设备的放置位置等。对于某些货物,不同包装方式所对应的运输危险性分类结果可能不同。
举例:锂电池
含有锂电池的手机,如图2所示,在实际运输时,可能会出现以下三种不同的包装方式,对应的运输危险性分类结果也略有不同。
图3 含有锂电池手机的三种不同包装方式
如果锂电池和手机分开,各自单独运输,那么锂电池就属于UN3480;反之如果是和手机一起运输,对应的是UN3481。UN3481的运输名称又要根据锂电池和手机的放置方式不同,而所有区分。
再比如,酒精含量56%的白酒,属于联合国TDG法规中的UN3065,III类包装。但是,根据特殊规定145,如果此类白酒在以海运运输时,如果单个包装的体积不超过250L,则可以按照非限制货物。
图4 高度白酒的两种包装方式
友情提醒:除了上面小编归纳的影响分类6个因素外,其实在实际分类时,小编再次提醒大家,需要关注联合国TDG法规里相关特殊规定的详细要求。
对于缺少技术能力的托运人,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鉴定机构进行实验室检测或鉴定,或许是一个更加有效的合规途径。
四、小结
本期合规解读,小编围绕影响危险货物分类的3个要素,继续为大家解读在实际货物危险性识别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几个方面!下期解读,小编将为大家梳理危货合规的重要环节:包装的选择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