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解读 |
德国水环境危害(WGK)分类要求解读
来源:合规化学 点击数:15289
2017年4月,德国联邦政府发布了《关于处理对水有害物质设施的条例》(Verordnung über Anlagen zum Umgang mit wassergefährdenden Stoffen,简称AwSV),取代旧的VwVwS条例。新条例于2017年8月1日实施。
AwSV条例重点监管的对象是对水环境有害的纯物质或混合物,并根据化学物质环境危害的程度不同,划分不同的水生危害等级(Water Hazard Class,简称WGK)。
根据EU REACH法规有关SDS编写的要求,化学品SDS第15部分需要体现相关成员国的监管要求,其中德国的要求如图1所示,WGK值就是其中一项技术要求。
图1 EU SDS第15部分需要展示的信息(德国)
本期合规解读,小编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AwSV有关物质或混合物的水环境危害分类体系,并重点解读如何确定WGK分类。
一、AwSV危害分类体系简介
AwSV条例把物质/混合物对水环境的危害,分为对水有危害(Hazardous to water),对水无危害(Non-hazardous to water,简称nwg)以及一般对水有害(Generally hazardous to water,简称awg)三大类,其中属于对水有危害的物质/混合物需要进一步确定其WGK类别,具体如图2所示。
图2 AwSV危害分类体系
如图2所示,第1类的物质/混合物需要进一步分类,确定其WGK类别;第2类“对水无危害”的物质需要满足AwSV附件1第2.1条的所有技术要求,具体如下:
①水中溶解度:<10 mg/L(液体),<100 mg/L(固体);
②急性水生毒性:无已知的试验证明物质的LC50(96h,鱼类)、EC50(48h,水蚤)以及IC50(72h,藻类)小于其极限溶解度;
③不满足第1类和第3类分类标准;
④如果是有机液体,可快速降解;
⑤如果是有机固体,可快速降解或没有生物蓄积的潜力。
而第3类“一般对水有害”的物质是AwSV条例新增加的一个危害种类,主要适用于液态漂浮类物质/混合物(Floating liquid substance/mixture),此类物质的理化性质通常满足以下条件:①密度≤1000kg/m3;②蒸气压≤0.3kPa;③水溶解度≤1g/L。
二、如何确定物质的AwSV危害分类?
为了方便企业确定物质的AwSV危害分类以及WGK类别,德国官方提供了网络检索平台,大概含有8700多个常见化学品,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访问查询网址:
图3 查询网站首页
步骤2:点击左边的“Search for WGK”菜单,输入关键词检索
如图4所示,检索关键词可以有多种选择,可以用物质的英文名称、CAS号以及EC号;也可以明确WGK类别以及发布时间,反向检索物质种类。典型物质的检索结果如图5-7所示。
图4 检索界面示意图
典型物质的查询结果展示:
图5 乙炔属于nwg类物质
图6 甲醇属于WGK 2类物质
图7 壬二酸二异酸属于awg类物质
对于无法检索到的物质/混合物,根据AwSV条例的规定,化学物质的生产和使用企业,可以有两个选择:
1,从严将物质归类为WGK 3类;
2,按照AwSV条例确定的分类标准,进行自我分类,并按照规定的文件格式,向联邦环境管理署提交技术资料,并接受官方的审核,官方有权对其自我分类结果进行修改。
三、如何确定物质或混合物的WGK分类?
AwSV条例附件1规定了物质/混合物自我分类的标准和方法,具体可以总结如下:
1,纯物质
纯物质的水环境危害分类从评估点数(Evaluation points)+预防点数(Precautionary points)以下两个维度表征。
①评估点数(Evaluation points)
评估点数是根据物质固有的物理、健康和环境危害程度和类别,进行打分。AwSV条例允许根据物质在EU DSD指令下的风险术语(Risk phrases)或者EU CLP法规下的统一分类(Hazard Statements),对物质进行评估点数的打分,表1展示了部分分类标准。
表1根据风险术语和CLP分类,确定物质的评估点数
风险术语/危害类别 |
具体危害 |
评估点数 |
R27 |
Very toxic in contact with skin |
4 |
R29 |
Contact with water liberates toxic gas |
2 |
R60 |
May impair fertility |
4 |
R50 |
Very toxic to aquatic organisms |
6 |
H300 |
Fatal if swallowed |
4 |
H350 |
May cause cancer |
9 |
H411 |
Toxic to aquatic life with long-lasting effects |
8 |
②预防点数
如果物质没有已知的健康/环境危害试验数据或者无法根据评估点数给予打分时,则需要考虑其预防点数。预防点数打分分为4个方面,具体如表2所示。
表2预防点数评估标准
序号 |
评估标准 |
预防点数 |
1 |
按照DSD指令和CLP法规,物质无有关急性经口和经皮毒性信息 |
4 |
2 |
按照DSD指令和CLP法规,物质无有关环境危害信息 |
8 |
3 |
按照DSD指令和CLP法规,物质无有关环境危害信息,且物质可快速降解,没有生物蓄积可能 |
4 |
4 |
物质无法风险术语/危害类别,但有已知的环境急毒性试验数据,例如LC50(鱼类,96h)等 |
4~8 |
表2种第4种情况,需要根据物质具体的环境急毒性试验数据的大小,确定具体的预防点数,例如如果LC50(鱼类,96h)≤1mg/L,且无法证明物质是可以快速降解和无生物蓄积,则预防点数为8。
将物质的评估点数和预防点数加起来,作为最终的水生危害评估分值。不同分值对应不同的WGK类别:①0-4:WGK 1;②5-8:WGK 2;③>8:WGK 3。
2,混合物
与EU CLP法规类似,混合物的水生环境危害分类也是基于组分的分类而定,具体可以参见表3。其中,对于无法确定危害分类的组分,可以直接将其从严归类为WGK 3。
表3 根据组分对混合物进行危害分类
组分的危害分类 |
混合物最终的水生环境危害分类 |
||
WGK 3 |
WGK 2 |
WGK 1 |
|
WGK 3 |
≥3.0% |
≥0.2%,<3.0% |
<0.2%(作为添加剂) |
WGK 2 |
|
≥5.0% |
≥0.2%,<5.0% |
WGK 1 |
|
|
≥3.0% |
WGK 3(致癌物) |
≥0.1% |
|
<0.1%(作为添加剂) |
WGK 2(致癌物) |
|
≥0.1% |
<0.1%(作为添加剂) |
除了根据表3确定的标准,还可以根据混合物整体的测试数据对其水生危害进行分类。
四、小结
本期合规解读,小编围绕德国新修订的AwSV条例中有关WGK分类的技术要求做了深入解读。纯物质可以优先检索官方发布的检索数据库,而对于没有检索到的物质或混合物,相关的企业是第一责任人,需要及时进行自我分类,或者直接从严划分为最高级别的WGK 3。在此,小编提醒大家如果有化学物质出口德国,建议在SDS第15部分添加WGK的分类信息。
上一篇:湿巾纸属于危险货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