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解读 |
联合国TDG第20修订版主要变化解读
来源:合规化学网 点击数:6984
联合国TDG法规第20修订版已于2017年7月正式发布。TDG法规是联合国于上个世纪50年代为了规范危险货物国际运输而专门制定的法律性文件,后陆续被国际海事组织(IMO)、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等国际运输组织转化为针对特定运输方式的技术文件,例如,国际海运危规(IMDG code)、国际空运危规(ICAO-TI)等。因此,TDG法规是全球危险货物运输法规的基础性文件,它的技术修订也势必会对危险货物的海运、空运等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本期合规解读为大家简单梳理一下,新版TDG法规发生了哪些重大技术修订。
一、第8类腐蚀品分类方法的完善
新版TDG法规针对混合物腐蚀性的分类引入了分层分类的原则,针对没有整体腐蚀性数据的混合物,给出了架桥原则和公式计算两种替代方法。
架桥原则主要是基于已知类似混合物的腐蚀性分类,通过类推方式,对拟分类混合物腐蚀性进行判定;而公式计算则根据混合物中腐蚀性组分的浓度、分类以及浓度限值,通过公式计算,对混合物整体腐蚀性进行分类。
1, 架桥原则
在新版TDG法规中,架桥原则细分为稀释原则、产品批次原则等5类,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架桥原则5种分类策略
如表1所示,此处的架桥原则技术内容与联合国GHS制度基本一致,可以推测这种技术更新体现了联合国TDG和GHS两个专家分委会之间的技术融合和借鉴。
2, 公式计算
如果已知混合物中各个腐蚀性组分的浓度、包装类别以及浓度限值,可采用如下公式,分别对混合物中不同包装类别的组分,依次计算相关组分的加权平均值。如果加权平均值大于等于1,则混合物可直接划为相应包装等级。
式中:
PGxi ——混合物中包装类别为x(I、II或III)的组分i浓度;
GCL——组分的通用浓度限值(通常为5);
SCLi——组分i的特定浓度限值。
上述公式中提及的特定浓度限值(SCL)与欧盟CLP法规中关于健康和环境危害分类中为特定物质分配特定的浓度限值类似。在实际分类时,SCL可以参考TDG法规中的《危险货物一览表》或其它法规(包括CLP法规)。
二、新增14个UN编号
新版TDG法规中为含有第2类~9类危险货物的物品分配了指定UN编号,同时还为装在货运装置中的锂电池组分配了指定UN编号,具体表2所示。
表2 新增的14个UN编号
如表2所示,UN编号3536适用于安装在货运装置内的锂离子或锂金属电池组。此类电池必须牢靠固定在货物运输装置的内部结构中(例如,安装在托加上或舱室内),而且无需在电池表面加贴运输标志或标签,但需要加贴UN编号和在两侧挂揭示牌。
三、特殊规定有增减
在新版TDG法规中,《危险货物一览表》的特殊规定主要变化如下:删除5个、新增5个和修订7个,具体如表3所示。
表3 特殊规定的主要变化
其中,特殊规定240和388内容部分重叠,特殊规定388对含有锂电池、钠电池等各类动力车辆和设备的UN编号做了明确规定,具体如表4所示。
表4 特殊规定388的主要内容
四、有机过氧化物和自反应物质清单有更新
新版TDG法规对有机过氧化物和自反应物质清单分别做了增补,新增1个自反应物质和3个有机过氧化物,具体如图1~图2所示。
图1 新增3个有机过氧化物

图2 新增1个自反应物
五、小结
本期合规解读为大家第一时间带来了联合国TDG第20修订版的主要技术变化,部分小的技术修订(例如包装导则的新增和修订)可直接查阅新版法规。目前,英文版TDG法规可在联合国官网付费购买,下半年可免费下载,中文版预计滞后1年。由于不同法规修订的周期不同,国际海运危规(IMDG code)最新版38-16版技术内容还只是和联合国TDG第19修订版一致,预计在39-18版中会引入TDG第20修订版的技术内容。
本网站维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站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合规思远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合规化学网”。违反上述规定者,本网站将保留追究其侵权责任的权利。
凡本网站注明“信息来源:XXX(非合规化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