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规解读 | 
新旧《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目录》差异性解读
来源:合规化学网 点击数:15502
2017年5月11日,公安部发布了《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名录》(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版《目录》)。新版《目录》的出台也意味着2011版《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名录》(以下简称旧《目录》)将退出历史舞台。新版《目录》是公安部落实《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第23条规定,进一步加强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管理的重要举措之一。新版《目录》也势必对我国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以及存储行业带来新的要求。
针对这一新版《目录》,本期合规解读将围绕文本结构、物质类别以及物质数量三个方面对新旧《目录》的差异性做一深入解读。
	
 
一、文本结构更加清晰
新版《目录》删除了旧版《目录》中“英文名称”和“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两列,新增“别名”一列。在实际使用中,大家主要是通过CAS号和中文名称对目录中收录的物质进行检索,很少用英文名称,因此删除英文名称,新增中文别名将提高目录检索的便利性。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简称“UN 编号”)是联合国危险货物专家委员会为每一种危险货物分配的指定编号,由4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删除UN编号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在实际检索时,使用者很少能记住危险化学品的UN编号,另一方面部分物质的UN编号存在多个,比如硫磺的UN编号有两个:UN1350(固体硫磺)和UN2448(熔融硫磺),而旧版目录中只有UN1350。新版《目录》典型的文本结构如表1所示。
表1 新版《目录》的文本结构示例
	
 
二、物质分类更加精细
新版《目录》将物质分为氯酸盐类等9个类别,而旧版《目录》则分为6个类别,两个目录之间的主要差异如表2所示。新版《目录》将旧版中的“高氯酸、高氯酸盐及氯酸盐”拆分为两个类别,将高氯酸和硝酸合并成“酸类”单一类别,同时新增“重铬酸盐类”。
表2 新旧《目录》物质分类的差异
| 
					 序号  | 
				
					 新版《目录》物质  | 
				
					 旧版《目录》物质类型  | 
			
| 
					 1  | 
				
					 氯酸盐类  | 
				
					 高氯酸、高氯酸盐及氯酸盐  | 
			
| 
					 2  | 
				
					 高氯酸盐类  | 
			|
| 
					 3  | 
				
					 酸类  | 
				
					 硝酸及硝酸盐类  | 
			
| 
					 4  | 
				
					 硝酸盐类  | 
			|
| 
					 5  | 
				
					 过氧化物和超氧化物类  | 
				
					 过氧化物与超氧化物  | 
			
| 
					 6  | 
				
					 易燃物还原剂类  | 
				
					 燃料还原剂类  | 
			
| 
					 7  | 
				
					 硝基化合物类  | 
				
					 硝基类化合物  | 
			
| 
					 8  | 
				
					 其他  | 
				
					 其他  | 
			
| 
					 9  | 
				
					 重铬酸盐类  | 
				
					 ——  | 
			
三、物质数量更加明确
旧版《目录》中除了具有CAS号的纯物质,还有“硝基萘类化合物”、“硝基苯类化合物”以及“硝基(苯)酚碱金属盐”等类属化合物。由于没有明确的CAS号,导致在实际使用中企业无法准确判断这类物质是否列入目录中。新版《目录》针对这一问题,将此类化合物的CAS号和中文名称作了明确规定,同时删除了“硝基苯类化合物”,具体变化如表3所示。
表3新旧《目录》类属化合物对应关系
| 
					 旧版《目录》类属化合物  | 
				
					 新版《目录》对应物质  | 
			|
| 
					 中文名称  | 
				
					 CAS号  | 
			|
| 
					 硝基萘类化合物  | 
				
					 1,5-二硝基萘  | 
				
					 605-71-0  | 
			
| 
					 1,8-二硝基萘  | 
				
					 602-38-0  | 
			|
| 
					 硝基苯酚(邻、间、对)类化合物  | 
				
					 二硝基苯酚[干的或含水<15%]  | 
				
					 25550-58-7  | 
			
| 
					 二硝基苯酚溶液  | 
				
					 25550-58-7  | 
			|
| 
					 2,4-二硝基苯酚[含水≥15%]  | 
				
					 51-28-5  | 
			|
| 
					 2,5-二硝基苯酚[含水≥15%]  | 
				
					 329-71-5  | 
			|
| 
					 2,6-二硝基苯酚[含水≥15%]  | 
				
					 573-56-8  | 
			|
| 
					 二硝基(苯)酚碱金属盐[干的或含水<15%]  | 
				
					 2,4-二硝基苯酚钠  | 
				
					 1011-73-0  | 
			
| 
					 硝基苯类化合物  | 
				
					 ——  | 
			|
	
 
此外,新版《目录》还新增了以下14个物质,其中高氯酸新增了两个不同浓度范围,过氧化氢新增了低浓度范围,氯酸钠和氯酸钾增加了溶液,具有强氧化性的重铬酸盐首次列入目录具体如表4所示。
表4新版《目录》增加的物质条目
| 
						 序号  | 
					
						 中文名称  | 
					
						 CAS号  | 
					
						 物质类别  | 
				
| 
						 1  | 
					
						 高氯酸[浓度>72%]  | 
					
						 7601-90-3  | 
					
						 酸类  | 
				
| 
						 2  | 
					
						 高氯酸[浓度≤50%]  | 
					
						 7601-90-3  | 
				|
| 
						 3  | 
					
						 氯酸钠溶液  | 
					
						 7775-09-9  | 
					
						 氯酸盐类  | 
				
| 
						 4  | 
					
						 氯酸钾溶液  | 
					
						 3811-04-9  | 
				|
| 
						 5  | 
					
						 氯酸铵  | 
					
						 10192-29-7  | 
					
						 重铬酸盐类  | 
				
| 
						 6  | 
					
						 重铬酸锂  | 
					
						 13843-81-7  | 
				|
| 
						 7  | 
					
						 重铬酸钠  | 
					
						 10588-01-9  | 
				|
| 
						 8  | 
					
						 重铬酸钾  | 
					
						 7778-50-9  | 
				|
| 
						 9  | 
					
						 重铬酸铵  | 
					
						 7789-09-5  | 
				|
| 
						 10  | 
					
						 过氧化氢溶液[27.5%﹥含量≥8%]  | 
					
						 7722-84-1  | 
					
						 过氧化物与超氧化物类  | 
				
| 
						 11  | 
					
						 过氧化氢苯甲酰  | 
					
						 93-59-4  | 
				|
| 
						 12  | 
					
						 硝酸胍  | 
					
						 506-93-4  | 
					
						 其他类  | 
				
| 
						 13  | 
					
						 水合肼  | 
					
						 10217-52-4  | 
				|
| 
						 14  | 
					
						 2,2-双(羟甲基)1,3-丙二醇  | 
					
						 115-77-5  | 
				
	
四、小结
本期合规解读为大家简单总结了新旧《目录》的主要变化。在此也提醒大家,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23条的规定:生产、储存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如实记录其生产、储存的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数量、流向,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丢失或者被盗;发现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丢失或者被盗的,应当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生产、储存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设置治安保卫机构,配备专职治安保卫人员。
	
上一篇:浅谈易制毒化学品的安全管理
下一篇:全球现有化学物质名录小百科
					
 电话咨询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