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沟通
填问卷赢积分
    微信关注
    扫描二维码,关注合规化学
    登录 | 注册
    合规化学
    合规解读

    气雾剂属于危险化学品吗?

    2024-12-03 14:10:25
    来源:合规化学  点击数:1304

    近年来,因气雾剂使用不当或产品质量问题导致的事故屡见不鲜。例如,媒体曾报道过,南京某女士在使用杀虫气雾剂时发生爆炸,导致全身重度烧伤;广西贺州市某女子在购买杀虫气雾剂时,气雾剂突然爆炸致其右眼失明。

    图1 气雾剂遇明火燃烧

    气雾剂,这一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的物品,从化妆品到家庭清洁用品,再到医疗急救用品,几乎无处不在。但众多的安全事故引发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气雾剂是否属于危险化学品?是否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

    本期合规解读,小编将对气雾剂是否属于危险化学品做一个简单的探讨,抛砖引玉。

    一、气雾剂定义

    在联合国GHS制度中,气雾剂(又称喷雾剂)系指内装压力气体(包含或不包含液体、膏剂或粉末),并配有释放装置以使内装物喷射出来的一种灌装化学品。只有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产品,才可划入气雾剂:

    ① 容器不可再充装的,一次性的,不可重复使用;

    ② 内装压力气体,作为抛射剂

    ③ 要有释放装置。

    因此,花露水和医用酒精喷瓶等产品,由于无法满足上述所有条件,是不属于气雾剂。

    图2 常见产品是否属于气雾剂判别

    二、气雾剂的危险性分类

    气雾剂抛射剂如果为易燃气体,则一旦遇到火源或高温环境,极易引发燃烧或爆炸。此外,气雾剂罐体在受到外力撞击或储存不当导致压力过高时,也可能发生物理性爆炸。

    因此,在联合国GHS制度中),气雾剂根据其易燃成分和化学燃烧热等特性,被分为3个危险性类别,其对应的标签要素如表1所示。

    表1 气雾剂标签要素

    我国对化学品危害分类标准GB 30000《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中也采纳了上述有关气雾剂的分类(详见GB 30000.4),也将其危害类别划分了3个类别,与GHS制度的分类标准完全一致

    而我国对于危险化学品的判断是依据《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只有具备图3所示危害判断原则的化学品才属于《危险化学品目录》定义的危险化学品。

    图3 危险化学品确定原则

    由图3可知,只有类别1的气雾剂才属于《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定义的危险化学品。因此,假设一个气雾剂没有其它的健康和环境危害,只有物理危害,而且属于气雾剂类别2或类别3,则这个气雾剂产品就不满足危险化学品确定原则,就应视为非危险化学品

    图4 气雾剂产品分类示例(不满足确定原则)

    除了满足确定原则外,在进出环节企业需要对产品是否列入目录做出判断,因为海关总署129号公告只对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最新版)的危险化学品进行管理。

    气雾剂产品通常都为混合物,而对于混合物,如其主要成分均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并且主要成分的质量比或体积比之和不小于70%,则该混合物可视为危险化学品。这是应急管理部为有效实施《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 版)》发布的实施指南中提出来的。

    图5 《危险化学品目录》实施指南中的70%原则

    如图5所示,在应急管理部给出的70%原则中,有一个前提:要符合危险化学品确认原则,而如上所示,气雾剂在《危险化学品目录》中的确认原则是类别1,也就说只有类别1的气雾剂才有可能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

    综上所示,小编认为,气雾剂只有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才可考虑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

    1,危险性分类:属于类别1( 极易燃气雾剂)

    小编提醒:运输上易燃的气雾剂属于UN1950,2.1项的危险货物,但并不是2.1项的就一定满足GHS危害类别1,也有可能是类别2。运输上2.1项货物跟GHS危害气雾剂类别1并不是完全对应的关系。

    图6 气雾剂产品GHS分类与TDG的分类对应关系

    2,组分:列入《目录》的组分之和≥70%

    如图7所示,乙醇、二甲醚、丁烷、异丁烷、丙烷都是列入《目录》的成分,含量之和满足≥70%,且整体属于气雾剂类别1,则该气雾剂产品应判定为“列入”《目录》。

    图7气雾剂产品分类示例(列入目录)

    三、小结

    气雾剂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消费品,其安全性问题不容忽视。虽然不是所有气雾剂都属于危险化学品,但那些属于类别1的极易燃气雾剂,如果其成分满足“70%原则”的要求,就需要按照危险化学品进行管理。这包括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

    以上讨论有关气雾剂UN1950是否按照70%原则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的讨论只是小编的个人理解,抛砖引玉,欢迎大家提出自己的见解。



    上一篇:化学品急毒性分类探讨

    下一篇:第4.1项聚合物质如何分类?

    0519-85150306

    周一至周日 9:00-18:00

    合规公众号

    合规视频号

    订单服务

    编制/翻译/审核 价格及支付方式

    服务与支持

    服务流程 MSDS百科 危化品登记百科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合规发展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14-2023, 常州合规思远产品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39617号-1

    友情链接:密尔克卫  | 灵元素

    隐私免责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