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解读 |
有机金属类产品运输危险性分类探讨
来源:合规化学 点击数:862
近期,合规互动栏目收到某企业咨询一个有机金属产品的危险性分类问题。该有机金属产品是四(二甲氨基)锡,基本信息见图1:
图1. 四(二甲氨基)锡基本信息
本期合规解读小编就以四(二甲氨基)锡为例展开介绍下有机金属的分类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四(二甲氨基)锡性质和分类简介
四(二甲氨基)锡(Tetrakis(dimethylamino)tin,简称TDMASn),外观呈无色或浅黄色液体,是一种有机锡化合物,属于有机金属化合物。
四(二甲氨基)锡可以作为合成其他有机锡化合物的中间体,也可以用作催化剂或配体。然而,四(二甲氨基)锡对水敏感,需避免与潮湿空气,水,火源和氧化剂等不相容物质接触。
由于其不稳定性和潜在的毒性,这类化合物的应用受到限制。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选择更稳定、低毒的替代品。由于性质不稳定,通常四(二甲氨基)锡这类有机金属装于压力釜内储存。
图2 有机金属储存示例
图3四(二甲氨基)锡危害的ECHA通报分类
如图3所示,依据欧盟ECHA的通报分类,四(二甲氨基)锡主要需要以下危害分类:
① 物理危害:易燃液体危害和遇水放出易燃气体危害,对应联合国TDG法规的第3类易燃液体和第4.3项遇水放出易燃气体;
② 健康危害:皮肤腐蚀危害,对应联合国TDG法规的第8类腐蚀危险类别。
结合以上分析,结合TDG法规中多种危险性的先后顺序排序和该产品的化学性质,该产品应划入UN3399(第4.3项主危,第3类次危) 液态有机金属物质,遇水反应,易燃条目;此外GHS分类还要加上H314以提示有皮肤腐蚀的危险。
二、有机金属分类流程
依据TDG法规,有机金属有其类属UN号,从UN3391至UN3400共10个UN:
图4 有机金属类属UN号
按照TDG分类原则,针对有机金属分类时应优先从图4所示的类属UN号里选择最合适的UN条目;除非产品的危险和以上UN条目均不匹配,才选择通用UN条目。
由图4可得,有机金属由于金属和有机官能团的共同作用,会同时具有多种物理危险的可能。图5 列出了有机金属可能存在的物理危险,并且给出了危险性解释:第4.2项发火最危险有且只有I类包装,跟随其后依次是第4.3项、第4.2项自热以及第4.1项易燃固体和第3类易燃液体。
图5 有机金属不同项别和类别的危险
因此,依据TDG法规,有机金属的分类逻辑如下图所示。
图6 有机金属分类逻辑
友情提醒:由于有机金属危险性强,性质不稳定,建议优先检索官方资料,根据资料给出分类建议。如果做试验,需按照图6的流程安排适当的试验,节约时间和成本,且避免遗漏可能的危险性。
三、小结
本次解读通过四(二甲氨基)锡的危险性解读展开介绍了有机金属的危险分类、类属UN运输条目和分类逻辑。本次解读主要是提醒相关行业对于有机金属的试验要谨慎,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对于有机金属的分类可以优先根据查询的资料,按照分类逻辑,在类属UN条目里选择最合适的条目。当类属条目确定没有合适的条目,再考虑通用条目。
下一篇:金属镁运输危险性分类探讨